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古诗英译“蜀道”上的攀岩人(代序)
作者:汪应果  发布日期:2017-10-09 20:20:47  浏览次数:2111
分享到:

image.png

进生文友交给我一项力不能逮的任务——为他的这部新作写序。说实话,我有点发憷,因为我从来没有从事过译作,自然也从没想过去翻译诗歌,更遑论是用英语来翻译中国的古诗词。我知道,这简直就是翻译的最高险峰,真正如湖南民谣所说的“离天三尺三”了。

进生跟我则完全不一样,他是无师自通,完全依靠自己的勤勉努力,在用英语翻译中国文学著作以及中国古诗词上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著作已出了好几本。让我来为他的译作写序,完全是“矮子坐高凳——够不着”。好在他是在抬举我,那就说点外行话吧。

在我看来,做好古诗词的英译无非还要遵循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三原则。所谓“信”,是指尊重原意,不做增删;所谓“达”,是指通畅顺达;所谓“雅”,是指具有文学性。换句话说,就是翻译必须准确传达原意,还要做好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这句话说来简单,真正做到,那是无数翻译家孜孜以求却难以完善的境界了。

英译中国古诗词的难处在哪里呢?在我看来,它不单单需要具有熟练掌握中英文两种语言的能力,还要对诗歌、对诗人、对两种文化有深入的了解,许多母语是中文的译者往往忽略的,就是准确理解中国古诗词的深刻内涵,而这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一道很难逾越的坎儿。

举一个小例子:李白的《蜀道难》开头那半句,怎么翻译?

开头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注意:开头一连用了三个拟声字,这在李白诗中是极少见的,尤其第三个字在《辞海》里还查不到,只在《康熙字典》里有,说明用的人极少。这三个字的发音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全然不用一般人使用感叹词时惯用的开口呼,而是用上了很少用的齐齿呼,合口呼甚或是撮口呼,其发音器官上的共同点就是发音气流极不通畅,尤其最后一个字,气流简直是要冲破重重阻滞非常艰难地挤出来,十分形象地表达了李白面对奇险峻绝的峥嵘山势所受到的巨大冲击后的心灵极度震撼,也形象地表达了“蜀道”之“难”。能不能一开头就翻译出这种气势,就考验译者对李白作品的理解深度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在北京上大学的时候,曾听过中央广播电台齐越先生对这首诗的朗诵,他是真正懂得这首诗的,那三声拟声词声音虽不高,但气场极强,把蜀道之高,之险,之惊,之悚,一下子跃然在观众的眼前,令我至今难忘。然而对这三个拟声字大多数译者却不经意地忽略了。

我在网上大致浏览了一下,发现英译《蜀道难》的译者还真不少,随手挑出几篇来比较一下开头那半句的翻译:

Ah, yikes! How dangerously high! (曾培慈)

Oh, but it is high and very dangerous! (English Century)

Alas! The height, the staggering height! (朱纯深)

What heights! (译者:未知)

前三例翻译减掉了两个拟声字,都用了开口呼;最后的那例连拟声字都抹掉了。这么一来,几篇《蜀道难》的翻译开篇就全都失去了诗仙李白特有的气势。

没有比较就难判高下,再来看进生文友的翻译:

Uh-Oh, no! Oh, God! Alas! How dangerously high and steep-deadly!

一个拟声字都没省去,除了用了开口呼外,还用了一个合口呼,此外还加上了God! Alas! 很符合西方人每逢大事必请教上帝的习惯),这说明进生他对诗作的原意领会得比其他人深,我想这是他这本书的很可贵的特点。

此书在选材上也很值得称道。作者在给我的信中说:

 “我谈点自己的这本翻译书,其中的诗词多少选择时是有目的地选了一些有骨气的古代诗词大家,也有目的地选了一些元、金、清非汉人政权下依然为民干出了事情的诗人,以及被派往边疆然而能赢得少数民族安居的诗人官员。虽然成书时,考虑到减少些敏感性的词句,不太明显,但注释里大方向没改。”

我看了一下,此言不虚。看看那些作者的姓名: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陆游……哪一个不是铮铮铁骨,玉洁冰清?这些年来我们经常强调“软实力”,但什么才是我们的“软实力”?是那些宣扬暴力、极端的思想?还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人格的作品?进生先生做了很好的回答。我对此是十分赞赏的。为此,我特向读者郑重地推荐此书。是为序。

  2017.7.22


上一篇:人死观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