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取洋名
作者:张劲帆  发布日期:2011-05-13 02:00:00  浏览次数:3705
分享到:
     三个月前,儿子出生,申办出生纸自然要给他取个名字,申请书上的说明写道:您可以孩子取任何您所想取的名字。我给他取了个中文名雪涛。用汉语拼音填在申请表中即为 Xuetao。这算是正式名字。孩子他妈坚持要给他取个英文名作平时用。我说干嘛非得要有英文名,就用中文名不行吗?搞两个名字很麻烦,今有些个人文件会不统一,比如成绩单、毕业证什么的。太太说这里的华人都流行取洋名。我说流行就好吗?感冒也流行呢。最近岳母来探亲,太太又要张罗给她取英文名。岳母说我七老八十的取个什么洋名哟,连自己都不会读。我说现摆着一个洋名好用,您就叫戴安娜,等岳父来了就叫查尔斯,不怕记不住。
       刚来澳洲的时候,我也给自己取了个英文名。有一次我向一位新认识的西人朋友报了我的英文名,他说:这不是你的真名吧?你的中文名叫什么?我说叫 Jing Fan,他问我为什么不用自己的本名而用英文名,我说是为了西人好认好记。他说每个人都有用自己本名的权利,澳洲人不会读外国人名字,就应该学,我们叫Mao Zedong(毛泽东)、Deng Xiaoping(邓小平)、Gong li(巩俐),不是都叫得出吗?关键是你要告诉别人怎么正确地称呼你的名字。此后他就只呼我为Jing Fan,发音很准。
    我工作的单位里,除了华裔雇员外,其他族裔雇员一般都用本族名字,比如日本人,韩国人,阿拉伯人。用洋名的华人则给人以羞答答妾身未明的感觉。我想,华人取洋名的固然有实用方便的考虑,但深层原因大概还在於中国积弱多年,族人自惭形秽,失去了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不敢去想象让西人尊重和适应我们的习惯。甚至有的人恨自己没投成洋人胎,恨不得扒去这身黄皮,把姓也改成洋姓。当然也有不随流俗的,我有一些在大学里工作的华裔朋友便用本名,他们说并不感到用本民族名字有什么不方便或者受歧视。相反,一位读中学的华裔孩子告诉我,他学校的西人孩子嘲笑那些取洋名的华裔孩子为没有名字的人。西人姓的区别大于名的区别,而华人名的区别大于姓的区别,取洋名的华人,恰恰把容易雷同的洋名与容易雷同的华族姓氏连在一起,于是一个校园或工作单位里就有好些个彼特李、戴维王、詹姆斯陈……一呼百应,不就跟没有名字差不多吗?
    我在大同中文学校教书,我的好些华裔学生只习惯用自己的英文名,不习惯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中文名,虽然他们有。我说这是中文学校,我只叫你们的中文名。叫了一段时间,他们也就习惯了。
       西方人到中国,中国人会称他们的本名,并且按他们的习惯,名在前,姓在后。为什么我们到了西方,就不能让西人也尊重我们的姓名习惯呢?其实,中国人排姓名、年月日、地址的由大到小的顺序方法是更为科学的,很方便电脑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分类排列(Sort),事实上西人已采用这种顺序输入数据了。
       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得自己尊重自己,我们完全应该理直气壮地挺起胸来,在澳洲这个鼓励多元文化的社会里保留自己的姓名习惯,做堂堂正正的炎黄子孙。
 
 
 原发表于1997年7月17日澳洲《东华时报》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