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受冤屈的有钱人,晃荡上海滩,却被几个法官的几记响锤敲进上访大军,又磕磕绊绊几经梦想破灭,彻悟了自己若存希望於体制内的合法途径,就是自杀,从而用他自己切身的体悟显示出一个中国特色的庞大上访群体的无奈与悲惨。这个受冤屈的有钱人,便挣扎着不再跪求,站了起来,用两个凝练的字眼概括他的选择:“复仇”,要寻隙给“仇家致命一击”,但不是抽出“杨佳式”的刀具,因为那样,对头依然会用娴熟的法律术语终结自己宝贵的生命。但他绝对清楚地明白,在这战场上要求自己也要有对手具备的黑道的勇气与手段,他万幸还有钱(杨佳没有),所以他单枪匹马放手一搏。他坦言这是“逼上梁山”,更知道自己他的命不贱,同皇帝老儿项上葫芦一样值钱。而从这些法官休闲时的极度奢靡上,他这个有钱人明白,为什么自己的身家会被他们黑吃黑掉。他用属于上海滩上永远层出不穷的小瘪三的精明,了解着紧逼在眼面前的咫尺世道。天高皇帝远,后院笙歌听不见;自己卑微如荒野的乞丐,为了一口安顿的食粮,鼠头鼠脑也先得靠自己。“他们妄用法律坑我钱财,我就用纪律把他干掉,我是干了纪委该干的活”。不仅因此洋泾浜地有了“为人民服务”的“正能量”托着,还正好得了一时一时发着疟疾似的“纪委”的影子罩住,守株待兔地又等到了习近平正大放巡抚钦差要下属泡澡堂搓背去污的紧要关头,让他摆脱了静静站在“仇人”身后自己把玩那份“有朝一日”定能复仇的手淫得意,他要放鹰捕杀猎物了。他现在洋洋得意地描述的那场景阴冷得该搬上银幕。但他依然聪敏,并没为世道的表面色相迷惑,他依然不拦轿子,他只想提着“人头”摔进衙门血手鸣冤。可他还是选择息事宁人的方式说:他本意只针对赵明华一人,与陈雪明、倪政文、郭祥华其他落马法官无冤无仇,“牵连出来只怪他们不洁身自好”。问题是,他不就是要讨回自己被无理剥夺的财产吗?赵明华并不拥有上海的法院。
他想今后办个“私人侦探公司”,那他就是宋江,想啸聚山林了。那眼镜框上的偷窥眼,横扫祖国大地啊!所幸,他真不是晁盖,只是上海滩上的懂得了可以直腰的上海男人。
我想,这个沦落风尘的有钱侠客,下场还是一样的。无论如何,他已经没有选择。无论他的案子能不能重审,远不如薄熙来治下的重庆那些悄悄地被“平反”“纠错”又“活”过来的人群体面,忍辱负重让王立军舍身解救了,依然在体制内,而他如此自作主张地走了一程,国情研判是犯了大忌,因为多少论证了千条小溪万条大河,“官逼民反”在21世纪的中国也是一定的。惟他谱写的这一幕情理之中却又养眼怪诞的喜剧,浓重一笔,竟然人人明白是 铁定进了史册的,这在信奉“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渊源流长的中国庙堂江湖,不足为怪。但将来改编,能大抵到此为止,那他才有大欢喜。我真诚祝福他好自为之,一路平安:“活着”,时刻记住上海小瘪三的智慧,他就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