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研讨

学术研讨

试论牛鲜花性格两面性的深层根源
作者:安斌  发布日期:2013-08-22 02:00:00  浏览次数:4475
分享到:

----自居作用与人物性格的形成

 

牛鲜花的人格魅力在于她那伟大的母爱精神。牛鲜花这个形象是母爱的承载。她敢做敢为、勇于承担。对于他人,牛鲜花表现出种种慈母般的爱心,特别是宽容与付出等等。但是,剧作家并没有单向度地刻划这一人物,把她塑造成一个高大全的形象。相反,她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的、真实可感的人物。牛鲜花这个人物身上同样体现了一些与她英雄一面相反的特质。譬如对她的父母,她就是一个骄横、刁蛮的形象。对她的无理要求,父母不敢说也不敢管。帅红兵想吃猪肝,她回到家就让人把正圈养的猪拉出去杀了,她父母不敢说半个不字。为了给帅子下酒,她就把家里养的鸡杀了,做了一顿小鸡炖磨菇。在家里,她就是小皇帝,想拿什么就拿什么,根本不在乎父母的感受。稍不如意,她就拿背诵老三篇来要挟父母,把她父母治得服服贴贴。更有甚者,她一进城之后,就从未回乡探望过父母。在帅子下海经商时,她却从娘家筹集了一大笔钱作为资金周转。对于帅子,她总是一味奉献;对于父母,她却一味索取,从未施予。难怪有观众发出了娶妻当娶牛鲜花,养女莫养牛鲜花的矛盾感叹。

 

 

其实,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自居作用对人物性格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谓自居作用,亦称自我认同,就是一个人试图按照另一个作为模特儿的人的样子来塑造他自己的自我。譬如在学校里,低年级的学生对他所崇拜的某个学长的言行,服饰等的刻意摹仿。再如在社会上,一些粉丝对他们所崇拜的偶像的刻意摹仿等。有些平庸的人常常以结识某些名人为荣耀,以谈论名人的生活情况为自豪,并从中得到满足。

 

牛鲜花身上体现出的那种令人称道的母爱精神并非先天固有的,而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与帅子的角色互动关系中遂渐形成的。帅子是她母爱精神产生的刺激因素。帅子跟她讲述自己童年遭遇时,提到了对他死去的姐姐的依恋,由衷地表露了他早年形成的恋母情结。他姐姐的形象是那样高大,不免对牛鲜花产生了移情作用。她理所当然地会以帅子姐姐自居,对帅子施予同样或更多的母爱。当她阅读帅子日记,发现他真把自己当作他姐姐崇拜时,更强化了她的这种自居作用。牛鲜花对帅子的爱更加一发而不可收拾了。她因此为帅子付出了一生的心血。牛鲜花为帅子生了一对可爱的女儿,承担了家庭的重负,还负责赡养帅子的父母。甚至她还抚养了帅子和刘青的私生子,一个智障儿童。从这方面看,牛鲜花的确是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

 

 

然而,在她的家庭环境中,牛鲜花又是一个娇生惯养的么女。在家里,她目空一切,没有可资自居的偶像。她只有孩子般的率性,真实本性表露无遗。她不需要带上任何社会面具*,也不需要承担任何一种社会角色。在她父母那里,她总是个孩子,永远不会成熟。因此,一个人的社会角色和性格与其真实本性之间是有距离的。在人生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在忙碌地扮演着各种社会角色。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和场合所扮演的角色也各不相同。

 

牛鲜花发现她为帅子付出一生的精力和心血之后,竞然被帅子抛弃了,于是怒从心起。于是她自我认同的对象就从帅子死去的姐姐换成复仇女神美狄亚(Medea)。她以美狄亚自居,对帅子进行了一系列的报复。此时的帅子就如同忘恩负义的依阿宋(Jason)。美狄亚为了爱情,竞伙同依阿宋盗取国宝金羊毛,不惜背叛了父王和国家,杀死了弟弟,最终协助依阿宋稳稳地坐上了王位。但依阿宋此刻却移情别恋,准备迎娶科任托斯公主,欲将美狄亚驱遂出去。美狄亚爱之深责之切。她开始了复仇计划,毒死了公主新娘和她父亲,并且亲手杀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最后使得依阿宋抑郁而死。同样地,牛鲜花倾全城之力,不遗余力地要挤垮刘青和帅子的海鲜养殖公司。其复仇之心与美狄亚同样炽热。虽然没有成功,反而重创了自己的公司,但她的复仇意志却得以展现。

 

然而得知帅子已弥患绝症并且双目失明时,她答应了帅子的最后请求,在月亮湾知青聚会上,与他共舞一曲《北风那个吹》,完成帅子一生的夙愿。此刻,牛鲜花身上再度激发了伟大的母爱。她宽怒了帅子以往的一切过失,假扮一个保姆前来照料他的生活起居。她已不再是复仇女神美狄亚了,充满母爱精神的那个牛鲜花再度复活了。

 

由此看来,牛鲜花的性格不是先天固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物的性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或她所扮演的特定社会角色。角色互动中形成的自居作用乃是人格形成的心理根源。因此,牛鲜花这个形象所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母爱精神,还有比较负面的复仇意识及骄横无理的一面。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场合下,牛鲜花性格上表现出来的矛盾二重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persona 一词既有面具之意,指化装舞会上用的假面具,又有性格之意。




评论专区

进生2014-11-20发表
仅从该文的阐述去理解,感觉这个剧或人物事件更像一个寓言故事,只是世俗的掩饰浓厚夸张,而“牛鲜花”的命名也是别有深意。或许理解该剧,可以试试跳出一个奇特个人的故事的框框,作更大的社会寓意的解读,将别有洞天,而剧作者或许也会有惊奇,能如此丰富他的创作意图,或许本来也就是这样?这都是自然的事。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