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短篇中篇

短篇中篇

苦莲(四)
作者:杨洛  发布日期:2012-05-15 02:00:00  浏览次数:2231
分享到:

       似乎是前生已然有了牵扯不断的缘分,似乎是冥冥之中命运里在劫难逃的定数,他们就这样不期而遇地邂逅了,背景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北方一个以灰黄为主色调的、泛着苍凉气息的村落。也许她终生都记得那个穿着青布长衫的小伙子,跟随着媒人来到她家中相亲时的情景。那俊朗的面庞,那儒雅的谈吐,那沉稳的气质,无不让她在心头欣喜发狂之余又惴惴不安。也许他吃惊于这户住在破旧的茅草屋里的人家,竟然养育有这么一个面容姣好、性情恬淡、却又不失灵动之气的女儿。他们之间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海誓山盟;他们之间的爱情没有违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们之间的爱情就这样在呜呜咽咽的唢呐声中平静地开始了。那一年她十九岁了。
       嫁给王国君的最初那几年,无疑是唐桂莲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王家仍然有颇为殷实的家财,这使得她不用再像过去那样为了填饱肚子而发愁。然而对于唐桂莲来说,这并不能算得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她有幸遇到了王国君,一个真正懂得她、疼惜她、呵护她的男人。而且,在王国君的腹中似乎总有泉涌不断的奇闻趣事。
       从王国君的口中,唐桂莲知道了伟大的国父孙中山那波诡云谲、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那时,她才明白了自己之所以得以免于被缠足的悲惨境遇,完全是归功于这位全中国人民都景仰的大人物,归功于他所发起的国民革命。通过王国君的讲述,她还知道了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奴隶社会,也曾经有过封建社会。慢慢地,她发觉自己对丈夫已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然而,谁曾想到,他们的婚姻竟然像那能够产生鸦片的罂粟花,美艳却是有毒的。唐桂莲发现她那儒雅倜傥的丈夫竟然常常抽大烟,这虽然在那个时代里,特别是富家子弟中,似乎是很流行的。但他王国君可是读书人啊,怎么可以像那些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那样抽大烟呢?唐桂莲开始规劝丈夫戒掉那东西。但那东西要戒掉谈何容易,况且抽大烟已经到了成瘾地步的王国君连要戒掉的想法也没有。他为了免于听妻子整日在耳边没完没了的唠叨,竟然在抽大烟时不住地撺掇妻子说:“来吧,也抽上一口吧,可香哩!咱家的光景可不在这么点儿小钱上。”
       有时,唐桂莲经不住丈夫的软磨硬泡,也吸上几口。果然,在腾云驾雾之余,她渐渐喜欢上了这致命的东西。愚昧的她在愚昧的年代里怎能料到,这令人飘飘然若神仙的大烟,注定要成为让她重蹈苦海的引子。
       唐桂莲的哥哥唐贵读了几年书,这完全归功于他们的母亲鲍氏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地支持儿子读书。但唐贵在苦难中养成了坚毅果敢的性格,加上他的天资聪慧,想不发达也难。不过,唐贵的突然发迹若以今天的眼光来解读,却颇有些不光彩,因为他是靠贩卖鸦片才骤然发家的。
       鸦片,无疑是旧中国畸形的社会机体上生长出来的一颗巨大的毒瘤,它曾经使得多少人最终落得个家破人亡、典妻卖子的悲惨境地。因此历来中国政府是极力反对种植及贩卖鸦片的。但是在清末及民国的那段岁月里,中央政府势力衰微,地方军阀割据一方,因而在那些中央政府鞭长莫及的地方,以及贫困荒瘠的边缘地带,种植及生产鸦片竟然大行其道,俨然成为了支柱产业,成为了地方势力筹集军资的主要税源。
       应县由于地处雁门关外,加之盘踞于此的小军阀出于敛财目的而对鸦片采取支持态度,因此种植及倒卖鸦片的情况很严重。
       那些走投无路的人们不甘心被饿死,就铤而走险也加入到这一行当中,唐贵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了鸦片贩子。他去过盛产鸦片的内、外蒙古地区。一路上,他随着大队的鸦片贩子餐风露宿,一路上与土匪或警察舍命周旋。也许很多次,他以为自己的这条小命都要丢在异乡了。但幸运的是他命大,他的脑袋瓜很活络,他挺过了一次又一次看似乎要让人绝望了的巨大困难,他的资财在每次贩卖鸦片回来后都会有所增长。
       当别的老实人家都仍在为了能吃口饱饭而发愁时,唐贵已有能力翻盖较为气派的房子了。而且他还购置了一部留声机,那玩意儿被乡村里的老百姓称作“洋戏匣子”,且被视为是村里有身份的人家才会有的把玩之物。


上一篇:京人阿三
下一篇:情陷维拉坞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