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读刘家四姐妹的书《我们的田野》(1)
作者:进生  发布日期:2017-01-07 20:56:35  浏览次数:3090
分享到:

读刘家四姐妹刘海燕  刘海鸥 刘克阳   刘源的书《我们的田野》

                    ---我们曾经这样生活

中国人,活到二十一世纪,像是熬到扬眉吐气的时代了。尤其是文人,前三十年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罩住,一如西游记里的那个捉人袋子,是文人便给吸了进去,顺者昌,逆者自然亡得差不多;后三十年没有这么统一,因为其间经历了七十、八十年代那不多的十来年,足以让人睁开眼睛,惊醒起来,剔除那些一向顺昌的文人原来竟是一向自我作践,便分明地看到那些作为逆者的文人虽然人生不得不凄惨,却是心里活得明白,在现实中用一种荒诞的沾着血泪的方式传承着民族该有的精神气质,便明白了若依从中国统治者,以为“中国最好的”,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那是盲人骑瞎马,存心学愚蠢。所以到了第二个类《延安文艺座谈会》,便能把它当笑话看,早无参与的兴趣了。《我们的田野--我们曾经这样生活》,就是用刘家四姐妹自己的头脑、自己的四双眼睛、自己的历史记忆,回顾那一段生活。这本书,我敢说,只要读者愿意翻开她的第一页,就必然会读到最后一页。记得几年前在澳华文学网上,一次同文风极其泼辣遒劲的文友安红议起海鸥-凌之(即刘海鸥),安红说:海鸥?凌之,字好,文章更好!确实如此。刘家四姐妹,个个文字好。而最喜好写作的大姐海燕,她的文字是三个做妹妹的收录进来的,因为海燕已经去世。

我看那些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下来,玩成了猴急的文人,现在用21世纪更花俏的文字重复着盲人骑瞎马的激情,在《我们的田野--我们曾经这样生活》书里,这激情是过去完成式,而且极其短暂却再摆脱不了它给主人公一生带来的苦难;--虽然宽容地说,均属“时代的烙印”;但如果第一次的烙印如此痛楚,社会也如此清晰地揭示出来,居然还会有人欢呼雀跃地提倡再来烙烙,那是脑筋有病,还是居心叵测?读读这本书吧。“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这道理该懂吧?

这本书的编写,全书分四个部分:

   大姐刘海燕  1971年的一封家信

   二姐刘海鸥   消解的年华

   三姐刘克阳  情怨交融二十年

   四妹 刘源   二十五岁前的活法

全书399页。

   今天, 在澳洲中文作协年会上拿到了海鸥的这本新书,作为同时代人(-按时髦说法,是上个世纪40后),自然读后便有感受,这种阅读,感叹唏嘘之余,更常常激活自己的一些记忆,便想信马由缰,毫不雕琢地铺成开来,同大家交流。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