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师说先把古总送回公司,然后回家看家里人。古力特说不行,必须先去家里看看,这是头等大事,也许还能帮上一点忙也说不定。和师说谢谢古总了,古力特说谢什么呀,轻重缓急我还是能分清楚的,你父母年纪大了,老婆还带着两个孩子,只有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但愿他们都平安无事才好。
和师把车灯打到最亮,车开得飞快,转眼就到了丽江,只见到处都乱哄哄的,很多房子倒了,人们都在露天里架柴烧火。车子七绕八绕,绕到和师家,谢天谢地,一家人都平安,只是老父亲手上受了点皮外伤,还忙着在倒掉的土墙里扒衣服。几个人同心协力,扒出衣服和被子,还有粮食和锅碗瓢盆,都安顿好了,和师才松了一口气。他说建造房子时都是木框架结构,搭好结构后顺着木架子夯的土墙,所以损失不大,等地震过后把房子再盖起来就是了。只要人在,什么都不消怕。
和师要把古力特送回公司,古力特从包包里摸出一叠钞票,塞到老父亲手里,叫他好好养伤。和师急了,说不行不行,这点伤也用不了这么多钱,古总你不能这样。古力特说你不能跟我急,你爸也就是我爸,做儿子的拿点钱给爸你不能拦。先说好了,以后你盖好了新房子,要喊我来吃饭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和师没法再阻拦,老父亲流着泪,抱了抱古力特,送他们上了车。回到丽江丽景,公司的房子没有倒,但墙体裂开了一条大缝,可以整个人走进去。和师不让古力特进去,自己去抱了两床被子出来,说我们今晚就睡在车上吧,在屋里不安全,根据经验还会有余震的。
车厢窄小人个子高,两人蜷着腿睡了一晚,半梦半醒地熬到天亮,谁也没睡好。古力特约莫记得来了十多次余震,不严重,只是像睡在摇篮里,隔一会抖一下,又惊险又刺激。天一亮和师就忙着打电话,没打通;又跑去找公司领导,回来又打三义机场的电话,打通了。和师说古总你必须回去,若出了事我们谁都负不起这个责任。机场我问过了,现在是非常时期,不设固定航班,上满人就飞,我们马上过去,能赶上哪班飞机就坐哪班!
这话斩钉截铁,容不得古力特多说。两人去到机场,古力特刚好填了最后一个空座位,转眼就飞到了昆明。下了飞机古力特马上打电话给林永浩报平安,林永浩说我的妈呀,我真怕你回不来了,丽江大地震,震级有点大,吓人的很!古力特又打电话回家向父母报了平安,才妥妥地找早餐吃了,然后坐车回公司。后来的事是媒体报道的,把古力特吓出了一身冷汗,心跳不已:
丽江地震发生于1996年2月3日19时14分18秒,中心震级为7.0级,造成严重破坏和损失。地震波及范围大,丽江、鹤庆、中甸、剑川、洱源等地建筑物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丽江市城区及附近地区约20%的房屋倒塌。受灾乡镇51个,受灾人口达107.5万,重灾民有30多万。人员伤亡人数为17 221人,其中309人丧生,3 925人重伤,房屋倒塌35万多间,损坏60.9万多间,粮食损失3 000多万公斤。
在丽江地震发生后的抢险救灾阶段,香港红十字会、宣明会、乐施会等慈善机构派出救灾志愿者来到灾区,走村入户慰问灾民,馈米送油赠寒衣,给了灾区人民帮助和厚爱。
看了报道,古力特打电话给和师,和师说这是丽江二十年来最大的一场地震,我们那天离开虎跳峡才二十多分钟,地震就来了,可能是我们在山路上颠簸忽略了震动。听说虎跳峡两边山上的石头滚下来不少,若我们还不走,就被砸扁在那儿成肉饼了!现在工程队正一点一点地搬石头,争取恢复原状呢。丽江也在重建家园,但是已经无法恢复到你看过的那种风韵,你拍下的照片都是绝版。对了,那天我叫你走你是不想走的,怎么后来突然又走了?
古力特说皆因突然想起了三喇嘛说的那句“一直往前走就是了”的话,就觉得应该走了。和师连声嗟叹,说古总你真的命大,难怪三喇嘛说你将有一场大难,太灵验了!你这回大步跨过去了,叫做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以后会大富大贵的。
古力特苦笑道:“这是我第五次大难不死了,可还没见到大富大贵呢。以后有时间我再详细告诉你死五次是咋回事。”
这事一下子传遍了公司,大家都跑来看他,听他讲古力特丽江奇遇记。弄得他反反复复地讲是怎样逛丽江又怎么跑到中甸再怎么去虎跳峡的,讲多了直接味同嚼蜡,别人很想听他却再也不愿讲了,感觉就像祥林嫂在唠叨阿毛。
李明川最会来事,称赞古力特这一次的丽江中甸之行堪比马可·波罗的东方之行,大可以写一部精彩的惊险游记,作为翡翠湖度假村的镇村之宝,载入档案永远流传下去。这话触动了古力特早已尘封的记忆,想起当年参加高考,他的语文考了整个地区的第三名,不觉似水流年,很久都再没动笔写文章了。唯一的遗憾,就是古力特给自己拍的那两个胶卷的照片,拿去照相馆冲洗时,有一个胶卷不知为何曝光了,成了废品。古力特心疼了老半天,因此手上只留有三十多张可资留念的照片。他想,什么时候科技发达到能任意拍照并大量留存就好了!
除了工作,杂七杂八的事也很多,古力特不想拖,先把该做的事情做完。他煲了一锅广东汤,把财务部坐办公室的一干人叫来,大伙一进门,就闻到了浓浓的香味。揭开锅盖,每人盛一碗,喝得叫好声一片。大家看那一大锅汤里,很多说不出名字的东西,就问古总怎样煲这个汤。
古力特说这要分季节和你身体的需要,比如现在的天气,可以用党参、北芪、枸杞子配一点红枣,是比较理气养胃的。如果想要滋润化痰,可以用杏仁煲西洋菜,不过本地好像没有西洋菜。我记得以前你们说过拿木瓜来喂猪的,可是广东人把木瓜叫做岭南水果之王,地位至高无上,除了当水果吃,也可以加上章鱼煲汤。配料其实不是重点,很多中药只要不是在配伍上特别相冲的,大致都可以放在一起用。比如冬瓜可以配芡实和薏米,放了虾米就配点蜜枣,茯苓配淮山,莲子配百合和玉竹,但是有肉的话就一定要放生姜,加一个去皮去芯的苹果或雪梨就会更好喝。小黄你别吃惊,别以为有病才能吃中药,很多中药本身就是食材,没病也可以拿来煲汤。重点是方法与时间。方法就是用猪肉或者用骨头用鸡都可以,但是一定要飞水,就是把煲汤用的肉或骨头先用开水略略煮一下,把水倒掉,这样就把血水和沫子去掉了,汤才会清纯可口,省得汤面上飘起一层腻,观感和口感都不好。选择骨头不要选筒子骨,我看你们这边喜欢用筒子骨,这样太油腻,我会选扇子骨,里面的骨髓最有营养。煲汤的水一定要用开水,不要用生水,这决定了汤是软汤还是硬汤。最重要的是时间,煲汤的时间一定要足够,时间足够了原材料的味道才会充分地释放出来,汤才够老火,也就是够醇厚。我先把汤大火烧开,然后用极细的文火慢慢地炖,已经炖了四个小时,才有这一锅汤出来。怎么样,味道不错吧?这是没有任何味精一类的调味料的,纯天然,口感特别好,又健康。
大家惊呼古总简直是汤神,喝个汤这么多讲究,我们光是听你说就已经听晕了。古力特说我舅妈才是真正的汤神。有天她煲了一锅汤就去上班,临出门对我外婆说,记着什么时间把火关掉啊。我外婆年纪大了记性不太好,煲过了时间,汤烧干了一点,怕儿媳妇回来说她,就加了一点水再煮开,看起来差不多的样子,煲好了熄火。舅妈下班回来后,说汤煲好了先试试味道,舀了一点来喝,就道:“啊哈,这汤你加了水!而且加的不是开水,你加了生水!”这才是真正的汤神,加了生水再煮开了她都能喝出来!
众人皆悚然,这个舅妈只怕不是人,是从王母娘娘的后厨贬下凡的。古力特说其实也没什么,熟能生巧,煲多了就总结出经验来,我算好要煲几个人喝的份量,一次性放够水,调好火候,就不用管它了,到时自然就刚刚好。当然了,真正的老火靓汤是不用电的,要用瓦罐加木柴慢慢煨。现在这汤,只能算赝品。
兑现了请财务部喝汤的诺言,古力特就约刘超和朱德龙吃饭,三个人经常都能打个照面,却好久没在一起吃饭了。朱德龙说天天清洗服务公司的工作还算正常,一切都有条不紊地开展;刘超却说最近忙得额头冒烟,柠檬树生意大好,吃饭的事先缓缓吧。古力特说那就缓一缓吧,反正又要忙收购丰民磷肥厂的事了。
刘超最近确实是忙,他主打推出的新品柠檬树卖得不错,经销商要货要得不亦乐乎,刘超便时时跑出去,试图扩大经销商队伍。这天他听说有个叫朱曼迪的经销商又开了一家新的连锁店,便专门前去祝贺。
朱曼迪的新店开张,她搞了一个简单又热闹的小型庆典。先是由醒狮队在门口舞了一通,咚锵咚锵的锣鼓声引来了不少看热闹的路人,眼看着狮头左冲右突,卖弄精神,再叠起人梯,叼下了象征好彩头的红包。朱曼迪将红包上系着的生菜解下来自己留着“生财”,把红包双手奉给狮头,醒狮队便兴高采烈地散去。
然后她邀请各位来宾入座,各人随意享用西式茶点,让大家互相攀谈增加了解和友谊。一众业内老朋友端着鸡尾酒,过来向朱曼迪致意,嘴里说着恭喜发财的套话。女士们除了恭喜话外,自然要称赞一下衣服漂亮在哪儿买的,发型好看在哪家发廊做的之类,气氛便如春日暖阳,烘得心里格外舒坦。
刘超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挤进人堆,对朱曼迪举杯道:“恭喜朱老板宏图大展,生意兴隆!我是翡翠饮品公司的刘超,是贵公司的客户,今后还请朱老板多多关照!”
朱曼迪眼光轻轻一扫,就把刘超全身上下看透了。西装大概千把块钱的货色,料子还算可以,但是中腰没有收好,显得略有狼犺,一看就不是出自名牌。不过刘超那青春的气息却从不上档次的衣服里掩不住地往外冒,有蓬蓬勃勃春笋一般的势头。那脸蛋也像影视剧里的偶像派,明亮又表情丰富。朱曼迪把酒杯轻轻碰过去道:“谢谢,谢谢光临!我们以后要多多合作。”
旁边有人打趣道:“哦哦,小帅哥是个生瓜蛋子,我们熟人都不叫朱老板的,叫曼迪,就是Mandy。”
周围的人就趁机起哄:“Mandy把小帅哥包起来算了,让他少奋斗二十年!”
刘超略略有点脸红:“那我也可以叫Mandy么?”
朱曼迪道:“可以可以,你叫什么都可以。”
刘超优雅地向各位点头致敬,然后退出圈子到桌边拿茶点吃。他早在请柬上看到有茶点招待,今天就没有吃早餐,空着肚子跑了过来。他挑了个人少的位置,夹了一盘烤火腿肠和蛋糕,这两样东西热量高,他一直蛮喜欢吃的。
旁边坐着两个女人,也是撑饱不吃亏的主,面前的盘子里堆着高高的食物,一边吃一边聊。刘超本来无心听她们的闲话,可她们恰恰聊到朱曼迪,刘超就顺便竖起耳朵,一边吃一边听她们的八卦。
胖嘟嘟的女人道:“这朱曼迪还真是个辣手,连锁店都开出好几家了,听说她还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持股进入前十名呢。”
她的女伴是个瓦刀脸,一边示意胖女人擦掉嘴边的奶油,一边眼睛向两边睃着,回应道:“那可不是。她早年跑去深圳做生意,什么电子计算器、进口彩电,很快掘到了第一桶金。然后她带着钱杀回老家,又开始做快消品,什么啤酒饮料之类,也做得风生水起。股市开始红火的时候,她也投了钱进去,一点一点地买,居然就渐渐变成了大股东。”
刘超觉得这一胖一瘦衬在一起蛮有意思,不由得多瞟了两眼,却又赶紧低下头,假装一心一意对付食物。
胖女人道:“都说她做生意很有一套,主要是胆子大。”
瓦刀脸道:“我才不信,怕是在深圳傍大款,才混了一笔钱吧。她老公的绿帽子呀,从头上直接套到脚下了!”
胖女人道:“那可八九不离十。嘿嘿。”
两人的声音慢慢低沉下去,变成了听不清楚的嘁嘁嚓嚓。刘超吃完一盘,又夹了一大盘,心想这午饭可以省下了,撑得很饱了才回公司。他想,人家做生意都那么容易赚钱,我自己就只有两样不行,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日!
经过度假村时他看到朱德龙常坐的布草车停在那里,就想去和朱德龙打个招呼。朱德龙没见着,却看见古力特往林永浩办公室去了。唉,还是古哥厉害,就两样行,干这也行,干那也行,不服他还真的不行。
刘超没想到,林永浩找古力特,是认为他这次的企划不行。
古力特一走进来,林永浩就叫他把门关上,以免被人打扰,然后就开始筛水泡茶。林永浩开门见山道:“你收购丰民磷肥厂的企划我看过了,说老实话,这是我第一次对你的工作感到不满意。”
古力特谦虚地点点头:“请林总指教。”
林永浩道:“但是这个不满意并不是指责你,而是你目前不可能达到我这种高度,你也需要一个提高的过程。你跟着我,不断地学习,以后自然会有提高的一天。”
古力特忙把笔记本打开,林永浩却止住了他:“不必要做笔记,我不是做什么指示,只是讲一个虚构的故事给你听。以你这么聪明的人,听了这个故事,就一切都明白了。这是一个关于丰民磷肥厂的故事,我创作的。”
林永浩开始了他的故事。
丰民磷肥厂的出纳这天上班时发现财务股被盗了,保险柜被撬开,装各种账本、原始凭证的大柜子也被撬开,账本和凭证大部分被烧毁。她报告领导后,戴厂长召开紧急会议分析案情,首先必须确认厂里在金钱上受了多大的损失。据出纳说,每天下班前她都要和财务股吕股长把大额的现金送到银行去,第二天要用现金时再从银行取出来。昨天下班时也一如既往,现金存到银行里去了,保险柜里只剩下两百多元的零钞。吃晚饭时戴厂长找出纳急着借钱,出纳把身上仅有的50元连同保险柜里的200元全给了戴厂长,还开了借条。换言之,小偷撬开了保险柜,却只偷去了5元3角2分钱,因此丰民厂在金钱上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失。
第二个问题却有些跷蹊,小偷为什么要烧掉账本和凭证呢?素以大老粗著称的保卫股长认为,小偷撬开大柜子是为了图财,当他撬开柜子发现只有一堆废纸时(以小偷的眼光看账本当然是废纸),就生气地点火烧掉了。但戴厂长不这么看,他提醒大家注意,虽然保险柜和大柜子被撬,但财务股的防盗门却完好无损,这说明小偷有防盗门的钥匙。这么一来情形就很不一般了,是内盗还是内外勾结盗窃?是监守自盗还是多人联手作案?查问之下,防盗门的钥匙只有两个人持有,一个是吕股长,一个是出纳,但这两个人都不具备作案的动机。如果是为了偷现金,他们最清楚保险柜里什么时候会有大额款项,绝不会奔着只剩有5元3角2分钱的时候来作案。如果是曾做过假账贪污过公款,现在想毁掉原始凭证,吕股长也有大柜子的钥匙,而且机会多得是,没有必要去撬柜放火搞得引人注目。
那么会不会有人借着和吕股长、出纳关系比较密切的机会,偷偷配制了防盗门的钥匙伺机作案呢?这个问题把怀疑面扩大了,使得那些平时与两人关系密切的人心里发虚,生怕被人怀疑,弄到自己头上来。很明显,小偷和两人关系密切而又不知财务股有无款项的内情,是判断有否作案嫌疑的标准。这么一来,戴厂长就被排除了,因为他昨天借钱时已经知道保险柜里没有钱。会议开到最后,达成了一致协议:一是不报案。理由是只损失几块钱,如果报了案让公安来查,请吃饭陪喝酒要花钱,算经济账不合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丰民厂是国有小企业,已经被其主管单位市化工局定作关、停、转、并的企业,正期待着有人来购买、租赁、兼并、承包,如果没有,就只能破产倒闭。作为化工局当然不希望丰民厂走破产之路,正四处联络着看有谁来接这个烂摊子;如果在这个待沽的时候再爆些什么诸如被盗之类的丑闻,那谁还要你?因此大家同意不报案,捂起来靠自己力量查一查。二是当晚的值班员开除,吕股长停职检查,出纳记大过。三是责成保卫股全力查清此案。
也许是应了古人说的那句话,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吕股长才在会上被停职检查,家里就发生了大事。这天是吕股长的老婆唐小双的休息日,唐小双起了个大早,想好好地搞搞卫生。吕家有两个孩子,收入不太宽裕,不过生活虽然平淡如水,倒也和睦相处平安无事。唐小双扎起围裙正要动手,却有个穿着新潮又颇有几分姿色的女子推门进来,熟门熟路地唐姐长唐姐短地搭起话来。唐小双不认识这个女子,想来是老公厂里的同事,也就泡上一杯茶陪着说说话。
几句寒暄过后,女子挑明来意,说今天是特地登门请教,求唐小双为她指点一条明路。女子说自己从小就是孤儿,爹妈很早就病死了,她只好投奔一个远房表叔。谁知道那表叔人面兽心,在她十二岁那年把她强奸了。表婶知道后,把她赶出家门,她只好去当保姆。因为她长得漂亮,自然引人注目,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被男人骚扰,换了好几个职业也安定不下来。好不容易谈了个男朋友,又因为她以前被强奸的事分了手。就这么奔波劳碌到三十岁,终于遇上了一个疼她爱她的好男人。这个人虽然年纪大一点,但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对她是一片真心。问题是,这男人有妻子儿女,应该怎么办呢?
唐小双听女子说起凄凉的身世,心里唏嘘不已,但做第三者毕竟不好,便劝女子激流勇退,不要玩这种危险的游戏。女子坚决地说两人相爱已深,孩子都生了,早晚要在一起过,如果分手不如去死。况且那男人与妻子早就同床异梦,与其勉强维持一段死亡的婚姻,还不如各奔前程。唐小双听女子说得斩钉截铁,涕泪动人,只好叹一口气,附和了女子的意见。却不料那女子脸色一变,抹去了弱不禁风的表情,冷若冰霜地叫唐小双和老公离婚,说她心目中的好男人就是吕股长。唐小双本就是个泼辣的女人,听说老公在外面和狐狸精养了孩子,这狐狸精居然找上门来喊离婚,这还得了!两人一言不合就动起手来,没想到那女子会点儿拳脚功夫,三下两下把唐小双打倒后扬长而去。
吕股长回到家里,见老婆又哭又闹,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唐小双愤怒地冲上来,把他衣服撕烂了,头发扯掉了,脸肿了,手被抓出血来,闹了半天才明白是一位娇艳女子来过。吕股长矢口否认姘妇的事,老婆不依不饶,搅得邻居都来劝架。吕股长刚刚背了个停职检查,回来又被一闹,两面夹攻,心里一急,一口气上不来就栽倒了,大家七手八脚急忙把他送到医院去。
丰民厂的前途有着落了,一位姓林的老板对丰民厂很感兴趣,在市化工局领导的陪同下到厂里参观了两回,说想把丰民厂变成他的私人企业。虽然还没有最后拍板,但根据林老板的意向和化工局领导的指示,工厂马上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工作。首先,招聘了一位新的财务股长,着手把烧掉的账重新建立起来,以迎接资产评估、盘查清算的来临。吕股长因为与被盗案有牵连不宜参加建账,姘妇的事闹得他住院还没复原,财务股的其他人又没有重新建账的本事,丰民厂只好登报急聘了一位财务股长。
来面试的新股长说,重新建账的难度很大,他只能尽力而为,难保有100%的准确性。戴厂长说100%是不可能的了,如果有90%以上的准确性,他就很满意;80%以上也过得去;但不能低于80%。反正这是个破厂,怎么弄都没多少油水。新股长表态说,80%绝对没问题,90%以上也很有希望,如果完不成任务,甘愿受罚。
据说这新股长家道殷实,本来坐在家里就能吃一辈子的,出来工作带有一种消遣性质,也带有一种事业的追求,所以选择职业比较潇洒。这次看到丰民厂的招聘广告,觉得这工作很富于挑战性,可以检验自己的经验与能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就决定应聘。报酬不计较多少,只要求工作做完后,丰民厂给他一个实事求是的鉴定。戴厂长和几位领导商量后,认为这个人最合适,就聘用了他。于是新股长就领着财务股的人风风火火地干了起来。
第二件急需做的工作是把丰民厂现有的职工压缩掉三分之一,这主要是老板的意见。林老板认为,国有企业长期亏损的原因之一,就是机构臃肿,闲人太多。他说,书记办公室和厂长办公室应该合并,政工股和保卫股合并,共青团、妇联、工会纳入政工一块,叫行政办;质管股和质检股合并,计划办归入生产办,等等。这还只是科室一摊的问题,生产第一线同样要压缩。
林老板说,今年全国有三十三类产品供大于求,磷肥是其中之一,以前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交通又不便,外省磷肥进不来,本地磷肥才好销。现在国家政策和建设重点向中西部倾斜,商家的眼光已经关注到西南地区,加上南昆铁路明年就要全线贯通,外省磷肥的冲击已是在所难免。还有,中国要加入世贸组织,正不断降低关税,进口磷肥质优价廉,也是来头不小的冲击波。在这种情况下,丰民厂盲目生产磷肥无疑等于自杀。按林老板的想法,要把现有的两条生产线压缩掉一条,留下的一条仍然生产磷肥,只要管理得当,降低成本,产品的销售不成问题。本地人用本地磷肥起码比外地的少了运费,这一条就是绝对的优势。只是以后的生产必须以销定产,密切注意供求平衡,不能重复计划经济的那一套。
另外林老板要投资100万元,上一条新的生产线,生产新产品。是什么新产品先不公开,属于商业秘密,等到正式投产的那一天,大家就会知道。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新产品和磷肥是季节性互补产品,磷肥销售旺季时,该产品淡季;该产品旺季时,是磷肥的淡季。工人们适当培训就可以上两条生产线,淡旺季交叉生产,充分提高设备利用率,又节省劳动力,降低工资成本。
按林老板的打算,被裁减掉三分之一工人的工资加到剩下的三分之二工人头上,但工作必须满负荷。话说到这种地步,大家都很明白,林老板做丰民厂的新主人是做定了,瞧人家那分析,那头脑,难怪能当老板。以后能跟着他干看来是不会饿肚子,只是,谁会成为那被裁减的三分之一,做下岗大军中的一员?是吕股长么?
吕股长的病已经好了,但他不想回家去。唐小双表了态,不计较他和狐狸精的过往,只要认个错,以后好好过日子,也就算了。但吕股长不肯,他从来没什么姘妇,没有错认什么错!可是不回家也不成,现在住院费用高,丰民厂拖欠着工人的工资还没了结,这笔医药费名声不好,肯定不能报账。吕股长正寻思着何去何从,新股长提着水果来看他,说被裁减的人已经张榜公布了,你榜上有名,最好是赶紧找后路。吕股长神色黯然,说自己快五十岁的人了,去哪里找后路?新股长说认识个老板,经营着好几家企业,现在正缺做财务的人,像你这种条件,最适合不过了。
新股长说老板早就看上你了,以前不挖角是担心你放不下国营企业的铁饭碗,如果现在能去,工资肯定提高,还提供一套住房,如果干到退休不出大差错,就把房子过户到你名下。听说过鸿运花园吧,就是那里的房子。条件当然有,这跳槽的事一年之内不能让丰民厂知道,还有违约责任等等,这些都必须写进合同里。还有,如能马上上班,住院的费用老板包了。
这感觉就像是正想睡觉有人送来个枕头,面对这么诱人的条件,吕股长无法拒绝。他回到家里,老婆已经在收拾东西,原来新股长早就做通了她的思想工作,她正一心一意地等着搬家哩。吕股长回厂里办好手续,把档案材料转到人才交流中心挂起来,静悄悄地走了。
丰民厂终于被林老板兼并掉了,在正式宣布兼并前,上面怕厂里的工人有意见,省化工厅和市化工局的领导专门下来和工人见面,说清楚兼并的意图,也就是现在流行的所谓“增加透明度”。领导给大家算了一笔账,现在厂里的资产是298万元,负债是500万元,负债率高达168%,持续经营下去每年都要亏损200万元。如果破产的话,则500万元债务泡汤,银行蒙受巨大损失,所有工人都下岗,解决工人就业也成问题。根据国家的政策、现在的形势,还充分考虑到债权人的利益和意见,被林老板兼并是最妥善的办法了。
第一,林老板自兼并之日起,一个月内还清500万元贷款,银行不受损失。第二,虽然有三分之一工人下岗,但有三分之二的人可以留下,缓解了社会的就业矛盾。第三,林老板投资100万元上一条新生产线,使生产多元化,是利国利民之举,生产上去了起码多纳税。一句话,兼并是一条光明大道。至于下岗的那三分之一工人,由市化工局牵头与就业部门联系,实行再就业培训,鼓励大家自谋生路,不能自谋生路的尽力给予安排。为了配合工作的开展,戴厂长带头下岗,到一家私营企业去了,其他人也顺应时势,听领导的话,各奔前程。
林永浩道:“我的故事讲完了,剩下的你来续吧。”